焦点讯息:资管巨头景顺最新发声: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可期,A股低估藏丰富机会

首页>焦点 > 正文
2023-03-30 22:02:34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 本刊编辑部 | 齐永超

近日,海外银行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事件一度令市场“精神紧绷”。与此同时,在美联储刚刚完成一次加息后,市场围绕美联储的加息进度是否已进入尾声的争论也是喋喋不休。2023年第一个季度即将划上句号,在宏观市场环境相对“嘈杂”的背景下,二季度的投资机会是怎样的?

北京时间3月29日,《红周刊》参与了景顺以“2023年第二季度展望”为主题的线上媒体分享会。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针对近期出现的银行风险事件、美联储加息以及A股的投资机会等进行了观点分享。对于A股市场,赵耀庭的观点是相对乐观的,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复苏预期在不断增强,消费将是重要的推动力。


【资料图】

无需过度担忧银行风险事件

局部危机难对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

近期,瑞士银行业让市场情绪分外紧张,美国银行业也有几家银行出现破产,这让市场参与者对于金融危机是否将会到来产生担忧。

在赵耀庭看来,发生一系列银行业危机的可能性是低的。“尽管利率在上升,但是除非有新的能源危机或者供应链方面的严重中断,否则我认为全球经济应该可以避免出现高通胀伴随高失业率的情况,而这两项不利因素的结合使得30年代和80年代都曾出现过大量银行破产的情况发生。”

赵耀庭认为,这次的情况与此前并不一样,当前全球的金融压力指数仍然比较温和,尤其是在美国,尽管出现了几家银行的破产倒闭,但是和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甚至和疫情刚刚开始时金融业承压的情况也是不能对比的。总体来说,现在的银行业整体还是非常健康的。虽然市场被突如其来的银行风险事件震惊,但其认为并未向金融危机的方向发展。

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对当前的现状是比较担忧的,危机历来与加息相伴。当央行提高基准利率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商业模式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更高利率的环境。在赵耀庭看来,利率快速上升时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并不需要太过惊讶。“更高的融资成本会使得某些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尤其是在银行业和其他一些金融行业,我认为目前发生大规模危机的可能性较低,但可以肯定的是,日益困难的环境应该会对银行的利润率造成压力,银行业肯定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此外,包括美国、英国、欧洲在内的地区在告别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启动加息一周年之际,市场发生剧烈动荡,我不认为这是巧合。在急剧上升的利率环境下, 融资成本高企,原先的商业模式不可为继。”

赵耀庭指出,这次个别银行倒闭并不会带来整个金融业的危机,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第一,货币政策的紧缩不一定会导致危机。从过去来看,也曾经有一些时期大量银行倒闭,但是也并没有带来危机。2008年之所以出现全球金融危机,并不在于当时倒闭的机构数量,而是在于这些机构对整个金融体系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第二,以往重大的金融危机通常都是在银行业放松监管之后出现的。而目前大银行都有非常严格的压力测试和非常严格的资本要求。第三,以往的银行或者金融危机都是在银行放松贷款标准的情况下发生的。当前看到一些银行破产,情况会变得更为保守,预计贷款数量和标准都会保持收紧甚至进一步收紧。第四,这次硅谷银行更多是资产和负债错配带来的结果。

“很多人担忧个别银行风险事件在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传导。但是我们看到这次破产的这几家银行在2022年底时总资产为1.1万亿美元,相对于整个银行体系166万亿美元的总资产,其占比是较小的。所以,虽然未来压力依然很高,可能引发一些新的危机情况出现,但是危机在整体系统内蔓延的风险是比较小的。”赵耀庭如是分析指出。

美联储加息幅度相对适宜

加息周期已经接近最后阶段

北京时间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4.5%-4.75%上调25个基点至4.75%-5%。这是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9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将加息幅度放缓至25个基点。

对于此次加息25个基点,赵耀庭认为该幅度是非常合适的,“它走的是一条中间的路线,如果美联储选择暂停加息或降息将会给市场释放出经济陷入危险的信号。而经历了银行危机后,加息50个基点将是过度的,尤其是因为这次的银行危机是由去年快速加息所导致的。所以对于美联储来讲,现在需要按照正常的方式来应对,如果通胀持续走高,它还有其他的工具来抑制通胀,所以这次加息释放出来的信号是鸽派。”

赵耀庭同时表示,今年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目前通胀仍然非常顽固,现在市场的定价是市场参与者对降息过于期待的反应。“因为美国的经济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稳健的,近期一些数据确实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惊喜。所以我认为,尽管银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但今年美联储将更可能考虑再加息一次,而不像很多市场参与者所预期的那样今年就开始降息。”

赵耀庭认为,快速收紧货币政策会造成整个金融环境的收紧,整个流动性、股票资金等流动会降低,从而也会传导到消费领域,进而会导致市场的波动性加大,导致通胀增长。所以一般来讲,在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时候最终会传导为消费支出或者是投资支出下降。而且在紧缩政策的时候,通常并不会像刚刚放松政策时具有非常快的传导效力。“通常紧缩政策一段时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现在可能已经接近加息周期的最后阶段。随着加息周期的结束,整个金融条件会放松,从而使得波动性降低,在这个时候市场就会把复苏的情形折现到现在的股价当中。而在此之前,我预计投资者将更多从防御性配置中受益。”

通胀依然是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因为这决定了未来的政策收紧路径。“从价格角度来说,至少在产品端的通胀压力是下降的。疫情期间美国零售销售额和库存的比率,由于供应链原因和物流限制,导致价格一度上升,库存下降。但现在这些情况已得到了缓解,比如以前半导体出现非常严重的短缺,而现在已经转为有一点过剩。许多其他导致通胀压力的问题也在改善。此外,一些美国核心CPI变量的情况在不断改善。”

赵耀庭分析认为,未来通胀仍有下行空间。其表示,通胀预期在过去几个月里显著下降,现在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美联储所谓的舒适区。未来虽然通胀还是会在较长时间保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尤其是和2009-2018年这个经济周期的区间相比,预计整体通胀将会下降。

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可期

A股低估优势蕴藏丰富机会

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前景以及A股的投资机会,赵耀庭是相对乐观的。

从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道路拥堵指数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零售销售额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自去年年底中国调整疫情相关政策后,最新消费数据显示消费持续复苏。赵耀庭表示,从这些数据来看,这次的经济复苏是消费引领的经济复苏。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潜力可以释放,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

之所以持有此次经济复苏是由消费引领的观点,赵耀庭的主要关注焦点在于中国居民积累了大量储蓄。“疫情期间中国的家庭部门积累了大量储蓄,未来这些储蓄可能会转化为消费。疫情这几年,居民的存款大幅增加,本来这些钱也可以投资到房地产市场或资本市场。这部分资金未来如果转化为消费将会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赵耀庭将重心聚焦在以下几个方向。其认为,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在整体宏观背景相对疲弱的情况下,今年的增长可能会相对放缓,对经济的支撑可能会不如居民部门。中国政府密切地关注经济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下调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显示了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调整监管措施、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来提振经济。

“房地产行业能否复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即便今年房地产保持稳定,中国也仍有可能实现5%的经济增长。我对房地产行业持乐观态度。我认为,在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应该会迎来回弹,因为我们看到一线城市的住宅价格在逐渐恢复。今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房地产有很大可能出现复苏。”

在中国消费复苏的趋势下,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在赵耀庭看来,中国的消费反弹最近可能会相对平缓,未来的消费复苏将趋缓但稳健,可能不会是一个“V”形的急剧复苏,更有可能会是“U”形继而是“L”形的复苏。“今年周期性消费品(consumer cyclical)、必需消费品(consumer staples)以及非必需消费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都会表现不错。中国的家庭部门手头的现金比较充裕,他们也会逐渐地把这些现金用于消费,这与2021年美国出现的情况相似,当时也是美国老百姓手头还是比较充裕的,有很多的现金,所以他们就可以用来投资股市,或者进行一些体验消费。当然,这可能会带来通胀的问题,不过在中国应该不会出现像美国这样通胀快速上升的情况。”

对于中国股市未来的表现,赵耀庭持有乐观态度。“看好中国股市,尤其是A股,因为A股的这些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的推动。中国今年的经济复苏现在也是比较确定的,且中国企业的估值相比欧美地区而言也相对便宜。中国的经济也并没有像美国那般面临高通胀的压力,所以央行在放宽货币政策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此外,随着疫后重新开放,这会是推动企业盈利增长的催化剂,所以我认为中国今年的股市表现应该不错。”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热讯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