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发起的这场价格战,谁赢谁输?

首页>焦点 > 正文
2023-07-08 06:28:39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文 | 好看商业,作者 | 周一围,编辑 | 安心

对于新能源车市场来说,2023 年注定是残酷甚至血腥的年份。

2023 年 1 月,马斯克就来势汹汹,大杀四方,开启了特斯拉的全球大降价。随后在中国市场,特斯拉的降价打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其它玩家不得不跟随参战。

如今,价格战已经持续半年,行业促销效果如何?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累计零售 305.9 万辆,同比增长 36%。去年同期,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 224.7 万辆,同比增长 122.4%。

从数据看,增速放缓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今年至少在上半年的主基调。

具体到不同厂商,只能说是有人哭有人笑。头部品牌特斯拉、比亚迪依然彪悍;今年上半年,二者的销量同比分别增长了 95.78% 和 88.9%,远超行业大盘。

造车新势力中,理想表现生猛,上半年销量增速远超行业大盘,达到 130.31%;蔚来同比仅增长 7.35%;小鹏的销量同比则大降近 40%。

第二梯队新势力中,广汽埃安和极氪上半年销量增速均超过 100%,达到 108.81% 和 124.3%。

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打造的 AITO 问界曾在 2022 年一路狂奔。但今年以来,AITO 问界销量明显下滑。1-6 月,赛力斯汽车仅售出 2.58 万辆,同比增长 19.37%。

零跑和哪吒均出现负增长,前者同比降 14.41%,后者同比微降 1.13%。

随着价格战不断升级,以及行业逐渐供过于求,一个行业共识是:淘汰赛在加速推进。

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华为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均曾公开讨论过行业目前的内卷和优胜劣汰。

如今,这场战事上半场已经结束了,谁赢谁输?综合各家车企上半年的表现,我们从中归纳出了 " 七宗最 ",一起来看看。

特斯拉:降价促销见效最快

特斯拉是这场价格战的 " 始作俑者 "。在上半年,它也是降价效果最显著的一家。

从交付量看,今年 1-6 月,特斯拉累计交付 889015 辆车,同比增长 57%,接近完成全年销售目标(180 万辆)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 56.5 万辆,同比增长 46.3%。这意味着,在供过于求的新能源车市场,特斯拉通过价格战实现了销量的加速增长。

特斯拉发动价格战,核心诉求就是提升销量,消化库存。

2022 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 131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40%。这不仅远低于 2021 年 87.4% 的增速,也没有完成马斯克定下的 " 轻松增长 50%(即交付 150 万辆)" 的目标。

不仅如此,2022 年特斯拉库存问题突出。特斯拉去年的产量为 1369611 辆,交付量 1313851 辆,产销差额为 55760 辆。

也就是说,特斯拉 2022 年库存 55760 辆,占全年销量的 4.24%。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反观比亚迪,2022 产销差额仅占全年销量的 0.73%。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依然处于产量大于销量的情况。不过,产销差额在销售额中的占比已经从 Q1 的 4.24% 降至 Q2 的 2.91%。

在今年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马斯克曾表示:" 特斯拉汽车的订单量超过了产量,在全球更多市场销售汽车的时机已到,将尽可能提高汽车交付规模,大力投资未来计划。"

降价提销量、降库存的同时,特斯拉也在牺牲利润。以 2023 年 Q1 为例,特斯拉单车毛利已经降至万元以下,达到 8600 元;汽车销售毛利率下滑至 18.3%,上个季度是 23.8%,高峰时这个数字曾摸到过 30%。

在今年 Q1 电话会上,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目前首要追求的是销量而非利润,所以还会继续降价。此前,他已经为特斯拉定下在 2030 年冲击产销 2000 万辆的目标。

马斯克果然说到做到了。7 月初,也就是三季度伊始,特斯拉再次宣布对 Model S 和 Model X 两款车型推出 3.5 万元至 4.5 万元不等的优惠福利。

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是特斯拉降价的核心逻辑。马斯克认为,如果 FSD 能在未来实现,特斯拉甚至可以零利润卖车,未来通过自动驾驶技术获取利润。

这么看的话,马斯克发起的这场价格战离结束还很远。

比亚迪迎来 " 最好的时候 "

2023 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 125.56 万辆,同比增长 95.7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248161 辆,同比增长 95.6%。

从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销量来看,比亚迪今年 1-6 月虽然增速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了 60% 以上的高增长;销量在 6 月份创新高,达到 251685 辆。这个销量让比亚迪继续超越特斯拉,稳坐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冠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 6 月份还出现了销量大于产量的情况: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25.3 万辆,产量 25.26 万辆。这是比亚迪在今年第二次出现销量大于产量,上一次是在今年 4 月。

2022 年的 10-12 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大爆发,月销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持续出现销量大于产量的情况。

今年 Q1,比亚迪虽然销量大增,同时汽车业务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为单车收入下滑导致。该季度,比亚迪单车收入环比下降近 6000 元。同时,该季度销售费用率从上个季度的 3.6% 升至 3.9%。

尽管如此,比亚迪仍然是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业。今年 Q1,比亚迪实现净利润 41 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贡献了 38 亿元。尽管单车收入出现下滑,但比亚迪的毛利率仍达到 17.9%。同期特斯拉的汽车销售毛利率为 18.3%。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今年 6 月举办的比亚迪股东大会上称,比亚迪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不怕价格战,比亚迪有信心在未来 3~5 年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理想:最生猛新势力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一路开挂,创造了多项纪录,是造车新势力 " 蔚小理 " 三家中表现最生猛的一个。

今年 1-6 月,理想累计交付 139117 辆车,同比增长 130.31%,增速不止超越蔚来和小鹏,也将特斯拉和比亚迪甩在身后。

6 月份,理想交付 32575 辆,同比增长 150.1%,月度交付量首次破 30000,是造车新势力中最快破 30000 的公司。去年 12 月,理想汽车的月交付量才首次破 2000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虽然行业价格战不断升温,理想并没有参战。相反,理想却逆势操作,推出了 " 保价 " 政策,向用户承诺 90 天内降价返差价。

李想曾在微博上明确回复网友的提问,称理想不会降价。在 3 月份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想谈到价格战时称," 车企降价并不会增加自己的销量,而只会降低竞争对手的销量 "。

2022 年,理想汽车的主打车型从理想 ONE 切换到理想 L9,并在 11 月推出 L8。去年理想汽车共交付 13.3 万辆,同比增长 47.2%,但并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 20 万辆的目标。

2023 年 2 月,理想发布了 L8 的套娃产品—— L7,并于今年 3 月开始交付。理想汽车今年的目标是 30 万辆。不过,上半年它已经接近完成了 50%。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 6 个月,理想汽车每月只需交付不到 27000 辆就能达成全年 30 万的目标。从目前的增长态势看,这个目标指日可待。

小鹏:反差最大

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共交付 4.14 万辆,同比大降 40%。去年同期,小鹏交付 3.46 万辆车,同比大增 160%。一年时间,光景大不同,今非昔比。

在 " 蔚小理 " 三家中,去年上半年,小鹏的交付量位居第一,而今年上半年却垫底了。

横向对比来看,小鹏在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同比降 40%,这个降幅几乎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都是靠前的。

总得来看,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堪称反差最大的一家。

不过,G6 有望带动小鹏走出交付量低谷。G6 的预售订单 3 天超过 25000 辆。

不久前,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透露,G6 已收到大量订单,有助于 Q3 月销量提升至 1.5 万辆,这较 5 月和 6 月近乎倍增,并在今年 Q4 达到 2 万辆。

AITO 问界:高开低走,反转最快

AITO 是赛力斯于 2021 年 12 月发布的全新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推出了问界 M5、问界 M5 EV 和问界 M7 三款新车,并涵盖增程和纯电两种技术路线。

问界 M5 于 2021 年 12 月 23 日正式发布,87 天后累计交付量破万,达到 11296 台,创下单款车型交付破万最快纪录。

去年 8-10 月,AITO 问界交付量连续破万。今年 5 月底,AITO 问界第 10 万台量产车下线。这意味着,AITO 问界用 15 个月时间实现 10 万辆车下线,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但进入 2023 年,AITO 问界的交付量环比大幅下滑。今年 1-5 月份问界累计销量仅 2.18 万辆,平均月销量仅 4374 辆,与去年月均销售 8525 辆相比下跌了 48.7%。

今年 6 月份,赛力斯共交付并未披露 AITO 问界的交付量。包括 AITO 问界在内的 " 赛力斯汽车 "6 月销量为 5668 辆,同比下降 25.99%,1-6 月累计销量 25761 辆,同比增长 19.37%。

这意味着,AITO 问界 6 月的销量不高于 5668 辆。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打响价格战后,AITO 问界迅速跟进,降价幅度在 2.88 万 -3 万元。不过,目前从交付量看,降价促销的效果并不明显。

AITO 问界今年用了半年时间,高开低走,交付量从巅峰跌到了半山腰。这个反转速度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可以说无人能及。

广汽埃安:蹿升最快

广汽埃安脱胎于传统汽车,2020 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埃安品牌正式独立,由广汽新能源更名而来。

2022 年,广汽埃安增长迅猛,保持月均交付量过 2 万的趋势。去年全年,广汽埃安共交付 271156 辆汽车,同比增长 126%,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拿下销售冠军,增速也排名第一。

这意味着,广汽埃安用 2 年时间跻身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一名,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后来居上。

去年 12 月,广汽埃安交付量首次破 3 万;今年 3-6 月,埃安连续 4 个月交付量破 4 万。

不得不说,广汽埃安降价促销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为应对同行降价造成的冲击,广汽埃安采取全面官方降价,降价幅度在 0.8 万元 -4.88 万元不等。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不久前表示," 如果真的要打价格战,当今中国我都找不到对手。" 他认为,成本控制是埃安的强项,他们在成本竞争力方面找不到对手。

2023 年 1-6 月,广汽埃安累计交付 20.93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近 109%。这个增速仅次于理想和极氪。但埃安在交付总量上远超理想和极氪。

2023 年,广汽埃安的销量目标是 50 万辆。上半年他们已经完成了目标的近 42%。

按照古惠南的说法,目前的降幅还够不上打 " 价格战 " 的标准,后续市场竞争若进一步加剧,他们不排除继续加大降价动作。

长城新能源车:压力最大

近几年,长城汽车日子不太好过。

2022 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 106.75 万辆,同比下滑 16.66%。在新能源车领域,长城也逐渐掉队。2022 年,长城新能源汽车销量 13.18 万辆。除了坦克品牌,长城的哈弗、魏牌、皮卡、欧拉的销量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但长城汽车决定要奋起直追,他们将 2023 年当作向智能新能源转型的决胜之年。按照规划,包括哈弗二代大狗和 2023 款欧拉好猫在内,长城汽车将陆续推出 10 余款新能源汽车。

今年 1-6 月,长城累计销售 9.32 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 46.6%。相比一众造车新势力,长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增速并不算差。

但是,2023 年,长城汽车新能源车销售目标是 60 万辆。半年过去了,长城目前只完成了不到 1/6,相比其它同行,压力不可谓不大。

今年 4 月,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涉嫌排放造假,令业界哗然。这一举动被人民日报旗下 " 人民汽车 " 指为 " 失去理智,昏招百出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热讯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