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匠人张英正:拳拳赤诚非遗情,技艺交融铸匠心 当前信息

首页>焦点 > 正文
2023-04-03 14:21:23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1】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煮茶用的水分为三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对水的要求首先是“远市井,少污染;重活水,恶死水。”


(资料图)

好茶需配好水。如今城里人虽不能效仿古人上山汲取山泉,却可通过茶器改善水质。明朝许次纾的《茶疏》说道:“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

银壶除了色泽高贵、传导快速、改善水质外,最重要的是它还会释放银离子。一升水中只要有五百亿分之一的银离子,就足以使细菌无法生存。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嘴刁的古人品之“若绢水”,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把手工打制的银壶,集洁净与金贵于一身,在茶席之上,自是亮眼,与素雅的茶室相得益彰。银壶本身无味,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壶尽显净水无菌、养生养颜的尊贵。难怪茶人赞云:家有万千名器,不如银壶一把。

一把出色的银壶,须得形制优美、出水流畅、断水出色。这就要求匠人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体察材料、外形、功能,使用者的感受与审美情趣,然后倾一生所学,以几块银片,融合心、手、力,花费数周乃至数月,无数次的精敲细击、精工锻造,将一把银壶做得气韵生动、仪态万方、高贵典雅。

银壶匠人张英正好喝茶。一人为饮,二人生趣,三人成品。对于他来说,喝茶,喝的是茶中滋味,品的是生活之道。银壶煮水、沏茶,茶香满室。抛除杂念,澄思寂虑。品的是茶,制的是壶,修的是心。

张英正,山东省省级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张氏银器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出生于中国黄金生产第一市——“中国金都”山东招远。早在春秋时期,招远就有采金活动,大规模的黄金生产历史超过千年。宋元时招远已成为全国黄金白银交易中心。银匠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揽活的吆喝声,父亲手拿锤子一天到晚锤揲银壶的丁丁声,是张英正最难忘的童年记忆。哥哥和他兄弟俩,很小的时候就拿起锤子,跟着父亲学做银壶。一把银壶从粗坯到成形,要经过无数次的敲击,这非常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和耐心。这也培养了张英正做任何事情都十分耐心的品格。

199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的张英正,被分配到山东黄金集团,从事管理工作。

然而,当一名出色银匠的儿时理想,像大海涛声一般日夜召唤着他。晚上,周末,一有空,张英正就会丁丁丁丁敲个不停。那是他又有某件私人订制(银壶、银碗、银筷、银饰等)开工了。

【2】

“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太守曾巩的话听起来虽有几分溢美,但毋庸置疑,泉水是泉都济南的灵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张英正认为,人生之道,莫过于此。因此,与水亲近,泉畔写生,便成了张英正、张莉兄妹俩定居济南后每月固定的一项活动。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童年张莉的听力。一个聪慧伶俐的女孩子,因为双耳失聪成了聋哑人,今后怎么办?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父母亲日夜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可令家人欣喜的是,张莉正视现实,努力学习画画,想凭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1986年,中国第一个残疾人高等教育学府——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面向全国招收盲、聋和肢体残疾学生。得知消息的张莉,仿佛身处黑暗隧道中摸索的自己突然发现了前方不远透露的一缕亮光,发疯般学习文化课,最终顺利考取,成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第一届学生。

1989年由山东全省人民和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的山东省康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全国残联系统开办最早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1989年大学毕业的张莉,成了该校老师。

“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度齐鲁首席技师”等荣誉,是她多年来孜孜不懈努力的见证。她对蜡染教学倾注了全部心血。大胆创新的她,研制出用于教学的上百种蜡染色谱,填补了蜡染教学的空白。

时代的变迁,让原本的天之骄子一毕业就不得不面对失业的尴尬,更何况残障学生。到了毕业季,张莉一天到晚为学生们就业犯愁,悲天悯人,长吁短叹。

从小对妹妹疼爱有加的张英正不忍了,想替她解忧,说:“要么你物色几个学生,让他们跟着我学做银壶。我干脆从单位辞职算了。”

妹妹顿时喜形于色,对哥哥直竖大拇指。继而又为他丢掉铁饭碗担心。张英正安慰妹妹:“没事。我现在的订单自己一个人做的话做到明年还做不完。”

2006年,张英正从单位辞职,成立了工作室。工作室取个啥名好呢?妹妹踌躇片刻,在纸上工工整整写下“正善堂”3个字。张英正一看,正气、正道、正派,善良、善心、善事,正中下怀。

就这样,王福明、丁华军、张义镇、乔丽华、武明、司统新、庞伟、乔慧、任洪飞……一个个妹妹的学生成了哥哥的徒弟。

每年都有学生毕业。只要妹妹提出想法,做哥哥的绝无二话。于是去年5个,今年10个,或多或少,每年都有学生走出校门当上学徒。最多一年,2015年,30个学生拿起錾刻刀,跟着张英正当起了银匠。多年下来,先后已经有200多个学生拜张英正为师。他们有的出师后自立门户,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有的回乡创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长期跟着张英正制壶的有七八十人。

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到如今的近百人。银壶因成本不低售价不菲,多年来销量一直不大,柴米油盐的日子不免有些捉襟见肘。如何养活几十号人的一大家子,成了张英正这个大当家的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必须面对的难题。寥寥几笔,几条锦鲤跃然纸上。妹妹这幅素描,对于张英正即将要制作的那把特别的银壶来说,意义非凡。

张英正最近接到一家银行的订单,要制作一把特别的壶。打制银壶数十载,这一次张英正要面对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妹妹所画的,正是银壶的设计图纸。临近春节,张英正希望这一把特别的银壶带有吉祥的寓意,而鱼作为主题再适合不过。

徒弟们明白,来自银行的新订单,如果完成得出色,那他们制作的银壶很可能便从此销量大增。因此大伙儿都为这把尚未面世的银壶操着心。

时间越来越紧迫,可张英正却显得并不着急。

【3】

坩锅内的温度即将达到1000℃,银料开始熔化。马上用到的模具要用火枪加热,这是为了防止模具温度过低,而使倒入的液态银四处迸溅。

只需短短10秒,倒入模具内的液态银便已凝固成条块。接下来,这条银块即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成为一把怎样的银壶,全凭张英正的脑和手。

2006年至今,陪伴张英正时间最长的,就是工作室角落里的一台轧板机。每一把银壶的形成,都是从这台轧板机的碾轧开始的。碾轧过程中,银分子间的结构不断被挤压,银板逐渐变硬。想要降低硬度,恢复其延展性,还要再经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退火。

退火要在较暗的光线下进行,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到银板因为不断加热而呈现出的颜色变化。当银板呈现淡红色时,要迅速转移,放进水中冷却。水火不相容,但此时却通力合作,使银板发生奇妙的变化。加热、冷却,几经反复,厚厚的银板最终变成了薄薄的银片。

“手工制作一把银壶,从大步骤上来看,只有简单的8步,设计壶形,下料熔银,制作银片,打制银胎、壶嘴,定型,雕花,组装成型,打磨抛光。可是,光光制作壶身部分,就需要不同型号的锤子锻打十几万次,需要足够的耐心跟细心,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决心。”这是张英正对每一个徒弟的开场白。

千百年来,金银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全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而世代相传,是典型的依靠口头文化传承至今的手工制作技艺。

粗细不同、形状各异的砧铁,一片小树林似地被牢牢固定在了工作台上;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木锤、铁锤、鸭嘴锤、平锤、圆锤,手柄经祖辈们无数次的把握而变得黝黑发亮。

从原始的工具,到华丽的转身,中间的过程,是数万次、十几万次的锤揲,正所谓“千锤百炼方成器”。

敲打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很是讲究手法,要一锤压一锤地敲过去,轻重要均匀。

叮叮咣咣的敲击声充斥着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不习惯的外人乍一走进,恐怕得赶紧捂上双耳。此时,徒弟们的劣势反而成了优势。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有超乎常人的专注;因为清楚自己身体的残障,他们做事比常人更加用心。而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正是这门古老手艺最需要的。

这一把银壶的壶身,张英正使用了8个砧铁、5种锤子来完成。木锤主要用来塑形,铁锤则负责形成纹路。捶打需要很长时间,同时也是一项体力活,更要有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等到银片厚度达到1毫米左右时,开始进行塑形。借助不同模具,将银片按照壶体器型敲打。这个阶段,更加需要注意捶打的力度和角度:用力过轻则无法造形;用力过猛则会打穿银片,前一阶段的工作化为乌有。

捶打过程中,要将银料反复加热,使其质地变得柔软。从一张银片到一把银壶,往往需要退火10余次,壶身的形状才大致敲成。

接着,便是最关键部位的锤揲:壶嘴。

直嘴出水,水压大,宜短;弯嘴出水,有缓冲,可长。银壶,按使用功能分为汤沸和急须两类:汤沸就是煮水壶,急须就是泡茶壶。不同类型的银壶壶嘴也有讲究。张英正所打的是汤沸,壶体相对较大,宜直嘴。壶嘴由内而外打出,径直向外延伸。此时的银板厚度变薄,力度过大,则易开裂。这是最考验匠人手艺的地方。

左敲右敲,外敲内敲,千锤百炼,千锤万击,手不停,脑不停,而心却不动。锤揲的动作反反复复,单调、枯燥、乏味。可对张英正来说,大道从简。敲击的过程,亦是修心的过程。毫厘之间,悬乎一心,不然一锤错,银片裂,前功尽弃。

敲击声会持续3天3夜。

经过锤揲的银壶,看起来表面粗糙,不够平滑,却也正是它打动人的地方。浑厚的质感,朴实的肌理,是机械制品所无法取而代之的。

三天时间即将过去。大徒弟王福明不忍师父太过辛苦,接手锤揲。锤揲看似简单,但没有几年功夫压底,成不了型。王福明的手艺张英正是放心的。

银壶制作整个操作工艺看似简单,但需要经过较长的习艺时间,靠悟性和长期实践来体会、感觉和掌握。操作中全凭银匠的经验进行判断,难以言表和形成技术性文字。因此,操作者技艺的差异,也使金银器成品的精美度大不相同。整个加工过程从金银块到成品都是由手工制作而成,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手、眼形成的经验来掌握。

【4】

錾刻工艺最早起源于商朝时期。青铜器、金银器等出土文物中,很多使用了錾刻工艺。錾刻工艺复杂繁琐,同样考验着匠人的功底。单是要用到的工具,便足足有200把之多。根据纹路的复杂程度与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錾刻工具。

錾刻主要是看錾刀的功夫和手指技巧的变化运用,指力、腕力、腰力及运气达到一体(俗称“三力一气”),形成行云流水的操作过程。因不同艺人指法技巧的差异,錾刻出的每件图纹均不相同。就算是同一个匠人,也会因年龄、身体等因素有所不同。这也是手工錾刻工艺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每一件银壶都成为举世无双的孤品。

冰冷生硬的银,在张英正手中变得柔软生动。耐心地一錾一刻,从扁平到立体,从生硬到圆润,从无神到生动,奇迹诞生需要千万次的锤锻。

时光流逝,妹妹画稿上的鱼,渐渐地游到了张英正正在制作的银壶上。手工錾刻的纹路清晰明显,每条鱼生动而有神韵,看起来相似,却皆不相同。这一把银壶的錾刻工艺不算复杂,只需刻出简单的纹路。这是为接下来那道特殊的工艺作准备。

为了防止錾刻力度过大而使壶身变形,壶中提前加入了用来固型的松香。这时要加热溶掉。松香的熔点较低,银壶不会因高温而熔化,壶身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接下来,便是这次银壶制作最重要的一步。张英正要做一个大胆的尝试,他要将传统工艺和创新相结合,利用自己掌握的特殊工艺,为这一把壶做新的尝试:火烧金。

用金片裁出的鱼事先备好。张英正要做的是将一条条“金鱼”烧到银壶上。

究竟能不能成功,做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张英正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为此,徒弟们正在抓紧时间赶制一把一模一样的壶,以备应急之需。

银的熔点是962℃,而金的熔点为1064℃。在银熔化前将金烧到壶面上,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首先要把银壶烧到800℃以上接近熔点,快速贴金,两者熔化前形成融合。

为了防止银壶熔化,温度达到之后,要迅速撤掉火枪,在半分钟内将金片贴到银壶上,否则温度一下降便会贴不上。

火烧金工艺顺利完成,张英正成功了。接着还要再贴一遍金,使之更有光泽感,同时弥补细微之处没贴到的地方。

张英正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烧制宝石釉工艺,是以银壶为胎,用金属细丝制成各种图案纹样,再从中施以石英及其它矿物质。从高熔点到低熔点材料,一般要烧制3~5次,可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精美颜色,从而显出亮丽的艺术效果。这一次,张英正决定将宝石釉工艺运用在壶盖上。

金色的鱼游在壶身,呼之欲出;宝石蓝的壶盖上,壶纽是一条昂首奋起的小鲤鱼,欲跃龙门。

任谁见了都会赞叹:这真是一把别致、漂亮的银壶!(文/张英正)

责任编辑:宗成琳
审核签发:于怀峰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热讯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